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2019)第39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医院护工管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11-08 10:14 来源: 兴化市政协 浏览次数: 作者: 兴化市政协委员会 字号:[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19)第396号

 

案由:关于进一步规范医院护工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宗海燕                    

提案内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及医保农合的全覆盖,住院患者居高不下,加之大部分现代家庭子女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长期陪护工作越来越成为众多家庭的一大困扰。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医院内,一支无形的“护工”队伍应运而生,它的存在,有效弥补了护理资源的不足,但护工素质良莠不齐,病区内的护工管理不够完善,因此进一步规范医院护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不得不提到日程上来。                                  

    目前我市护工管理现状:                                                      

    1.管理机构不完善。我市医院护工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后勤物业托管制护工,通过中介公司,护工直接与病人或家属打交道,商量工作的内容、时间和报酬,护工来去自由,这部分人群占护工绝大比例;另一类是自请式护工,自己在医院里揽活的“黑护工”,这种占一小部分比例。因此护工市场管理混乱,不仅缺乏相应的准入制度,甚至对护工的聘用,职责定位以及收费标准均无统一的标准。不同护工群体、不同个体护工之间还有抢生意、介绍客源吃回扣等严重现象。                               

    2.质量无保证。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绝大部分的医院护工是来自近郊及农村,年龄偏大且文化偏低的进城务工者。据调研,中介公司对此类人员基本没有任何要求,只要能吃苦耐劳就行,护工身体的健康状况、体检情况没有相应的监督;且大部分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相应护理知识,导致住院患者缺乏医疗安全感。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护工要纳入医院管理的范畴                                                 
  现有的护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护工与患者自行协议进行,二是外包给家政公司,三是医院统一管理。自行协议模式下护工专业培训不足,陪护费无法控制,患者利益得不到保证;外包给家政公司模式下护工交给公司的管理费高导致报酬低。卫生部1997年第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了护工的聘用原则:“护工属于临时工作人员,可以由医院统一选聘。”建议我市采用医院统一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护工的业务培训专业,陪护费得到合理控制,且管理费低,可以同时保证患者和护工的利益,促进优质护理开展,使医院自身受益。                                                   

    二、配置专职管理人员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工工作,医院设置护工服务站,由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全院护工管理,护工管理人员每月参加全院护士长例会,与护士长沟通护工管理情况。                

    三、制定护工准入、从业及监管机制                       

    医院制定护工准入、从业及监管制度、护工服务站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护工管理程序、护工职责、护工行为规范、护工奖惩制度、护工培训制度、护工价目表等规章制度,以保证护工的规范管理。                                                                         

    1.推行护工准入制度。医院建立护工准入制度,设定准入条件;准入标准可以包括年龄、健康情况、面试合格、有爱心责任心、讲卫生、无不良记录等。医院护工站根据准入制度严格把好护工来院从业审核关,护工服务站初审后报由院保卫科审核通过,并将身份证复印件送辖区派出所备案无异后方能在院从事护工工作。                                            

    2.建立护工档案。建立护工上岗情况登记本,要求护工每两年体检一次,建立以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护工考核评价方法,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档案,对于考核评价差的护工予以清退。                                    

    3.护工上岗推荐与管理。医院原则上要求患者不能自带护工。凡有住院患者需要护工可向病区护士提出申请,病区护士联系护工服务站管理人员,由护工服务站根据患者病情推荐熟悉该病种的护工为其提供服务,并由患者与护工直接建立劳务关系。护工须持医院护工服务站发出的派工单后才能上岗。   

    4.控制护工收费标准。医院对护工收费标准实行指导价,控制最高收费上限,供患者与护工之间协商确定。          

    5.建立护工行为规范。要求护工佩戴胸牌,统一着装上岗。

    6.规范护工监管机制。护工服务站管理人员定期下病房了解护工的服务态度和生活护理水平,根据情况督促护工做好工作,提高护工服务水平,并协调解决患者与护工的纠纷。   

    四、建立护工培训机制                                                 
  1.岗前培训。医院应要求新到医院的护工进行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予从业。岗前培训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及基本知识技能,如给患者喂食、床上擦澡方法、翻身拍背、使用便器、更换衣服卧具、院感知识等。                           

     2.定期进行专项护理技能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定期由相关专业科室护士长给全体护工讲授不同病种患者生活护理的特殊要求等。                                       

     3.加强日常工作辅导。护工服务站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实际需要对护工进行专业知识辅导。                

    综上所述,建议有关机构及主管部门尽快制定护工管理标准,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确保医院护工管理工作规范和护工服务质量优质,提高准入门槛,真正尊重生命。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请市卫健委办理。

 

2019年 3月 5 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第三次会议第396号提案的答复

 

宗海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院护工管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医疗机构护工管理模式主要有二种:一是护工与患者自行协议提供服务;二是由专业公司派出经过培训过的护工提供服务。不管是哪种模式,所有在医院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服从医院的统一管理,按照医院的管理制度、规范开展陪护工作,各医院也已制定了专门的护工管理制度、职责。由医院统一来招聘护工目前存在一定难度,医院难以承担产生的人力、物力等成本。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委将加强与人社、发改等部门的磋商,制定护工行业的准入标准和收费标准,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市人民医院已实施)。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护工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考核、体检后发放护工上岗证,以提高护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护理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住院患者提供陪护服务,满足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社会需求。

最后,非常感谢你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兴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420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03993号

联系电话:0523-83231283   电子邮箱:xhzx32312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