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19)第304号
案由:不忘初心 重视挖掘、宣传、发扬红色文化
提案人:余志国
提案内容:
自古以来,兴化人民就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期间,兴化党政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不断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蚕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和巨大的牺牲。根据资料记载,兴化市为祖国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烈士3000余人,周奋、李健、袁舜生、沈桂山等英雄故事耳熟能详。至今兴化市沙沟镇还保存着抗战时期的沙沟市委市政府旧址、被誉为革命熔炉、育才园地的新四军“苏中公学”旧址等。挖掘、宣传、发扬红色文化,结合全域旅游,开发红色旅游,不但可以丰富旅游项目,还能更好地发扬兴化先辈们顽强奋斗的精神。当前,这方面还存着一些不足:
1、配套开发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大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的兴起,文物、古迹的价值已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可,但相比之下对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的认识相对滞后。总体上对兴化地区究竟有多少红色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更谈不上全面的开发和利用了。
2、管理界限混乱。红色旅游资源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加以统领,而是分别由民政、宣传、文化、交通、教育等部门多头管理甚至有关镇政府和村委会管理。各部门职能不同,管理目标、手段就不可能一致,导致未能形成合力。
3、表现形式陈旧。大多均采用图片展示、文字介绍、实物陈列三种形式来反映革命历史。这种展示方法单一、老套,许多新近发现的珍贵历史档案、图片、资料和理论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能被及时吸收并充实到展览中去。
建议、办法和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好报刊、网络、微博、微信、手机APP客户端等各类新旧媒体,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宣传。立足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不断提升打造红色文化基地的档次和级别,积极与省内乃至国内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各类教育基地建设有机融合,提升知名度。
2、创新产品形态。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景观、影像等形式,结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渲染效果,综合立体直观地展示兴化革命斗争的历史,推出红色文化体验等,使我市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另外,还可根据所处当地的地方特点、人物风情等,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借鉴沙家浜革命纪念馆开发的阳澄湖芦苇荡旅游、冀中平原的钻地道打鬼子等活动方式,增加红色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3、完善总体规划。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好市场机制,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整合各方力量,依托原有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已经建成的配套设施,推动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有机结合,使兴化成为一个自然与文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旅游中心。
4、进党课进学校。积极探索,多形式、多举措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进党课、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重温党的光辉历程、讴歌烈士英雄的丰功伟绩、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成为兴化人民不忘初心、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审查意见:
请市委宣传部研究办理。
2019年3月6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04号提案的答复
余志国委员:
您好!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不忘初心,重视挖掘、宣传、发扬红色文化》的提案已交市委宣传部办理。非常感谢您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关注,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加大保护力度。加强对各类革命遗址维修和保护建设,对有较高历史价值、革命教育影响力较大的红色遗址,如兴化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陵园等,争取升格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沙沟市政府旧址、苏中公学旧址等在全市有一定影响的重要遗址,尽快抢修、保护,加以开发利用。
二、扩大对外宣传。组织编撰《兴化英烈传》《红色印记——兴化市革命遗址集萃》等书籍,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烈士事迹宣传。积极参加泰州市举办的红色故事宣讲大赛,推荐我市顾毅、周奋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参加宣讲。
三、开发红色旅游。我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两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专项调研,对兴化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梳理。结合兴化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兴化的水乡特色,同时充分利用大泰州的集成效应,丰富红色旅游内涵,打造兴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四、开展红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每年市委市政府都组织清明祭扫、革命烈士纪念日祭扫、向革命烈士鲜花等活动,组织全市干群缅怀革命先烈。精心组织国防教育“五百工程”,通过百场爱国主义电影进校园、进乡村、百篇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征文、百次国防教育宣讲、百人走进军营、百件国防教育主题书画作品评选征集、展览等系列活动,营造爱祖国爱军队爱国防的良好氛围。
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