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0)第099号
案由: 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 为乡村振兴提速
提案人: 赵吉宽
提案内容: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和关键平台。2017年,财政部确定了在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田园综合体已经从概念转入实践,省内外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和经验。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也吸引了投资人的热情,广大农民群众也对这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平台充满期待。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田园综合体是新生事物,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是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全力协作配合。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建议成立我市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发改、财政、农业、林业、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水利、文化、旅游、街道和乡镇等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调度和协调田园综合体建设中遇到的的各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广泛学习调研,注重前期策划。要充分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领会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实质,研究和出台我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为主导,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前提,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杜绝借田园综合体建设之名,损害农民利益,搞单一房地产开发。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管控上坚持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建设,不高生搬硬套,不搞全面开花。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项目前期定位策划,建议由镇街道委托高水平有实战经验的研究咨询机构对田园综合体建设进行策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处理好生态和发展的关系,制定出适合我市实际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三、要以规划为先导,高水平编制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倡导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意见,都涉及城乡融合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上,要注重农业、乡村、文旅、地产等各项规划统筹和“多规合一”,不能简单地用传统城市规划的思路应对乡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开拓思路,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选址问题上,积极探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村庄规划和增减挂钩等政策予以解决。建议聘请国内一流、有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成功案例的设计院参与我市具体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
四、注重产业引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以产业为核心,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只能是一副空皮囊,生命力不会长久。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包含了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文化、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产业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国内许多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都是把农业为基础性产业,引入企业承接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我市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的建设中,也要积极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畅通资源渠道,通过合作,获得多方位的资源支持,形成产业闭环,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突出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文化是田园综合体的灵魂,要以文化为引领,讲好本地故事。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住建局办理。
2020年1月3 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99号提案的答复
赵吉宽同志:
您好!
您在市政协13届4次会议上的第099号提案,我局已经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心。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非常好。提案中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更深层次地提出了有关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建议和办法,分析了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的意义,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2017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省财政厅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下,千垛田园综合体正式成为财政部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项目所在地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联席制度,明确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县域文旅研究院深入千垛田园综合体进行调研,形成了《江苏千垛田园综合体农业发展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在此基础上,委托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申报规划,深入乡村实地调研,科学编制规划方案,形成了“1+4”的千垛田园综合体规划体系,管控期限为10年。针对东旺、西旺、东罗、西罗等4个村编制了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村庄3—5年内的各项建设。按照规划方案要求,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研究细化年度建设方案,出台了《兴化市千垛田园综合体实施方案》和《千垛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会议纪要》,明确了88个项目清单以及具体实施单位,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首先,围绕完善生产体系发展条件,我市加强了千垛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通湖公路、慢行步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空中廊桥等项目,整治项目区内东罗村、东旺村、西旺村、西罗村村庄环境,整合资金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
其次,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充分发挥万科等知名企业、大金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农民合作社在产业发展和实体运营中的作用,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建成千垛果园、果苗繁殖中心、水润莲华、耘朵民宿等一系列田间景观小品及主题休闲景区,将兴化大米、兴化龙香芋等区域知名农副产品统一打造为“八十八仓”品牌进入万科社区销售,壮大新型农业主体实力,实现了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农民增效增收、就近就业。
另外,围绕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退渔还湖、水环境修复项目、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景区大道两侧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农田林网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凸显宜居宜业的新特色。
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在规划先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项目区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村风貌得到彰显,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产业融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保持了田园风光,保护了垛田碧水,实现了生态可持续化发展。
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十分感谢您对千垛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兴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