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0)第116号
案由: 关于老楼加装电梯的建议
提案人:吴红娟
提案内容:
为提高老楼居住的舒适性,响应国家居家养老的政策,维护社会稳定,老楼加装电梯,成为我市一项急迫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市老小区还很普遍,居住人员较多,大多为五、六层的老楼,未安装电梯,给老人出行带来不便。上级部门对老楼加装电梯给出了政策,怎样认真落实,减少减化手续保证安全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加快工程进度,协调方方面面的矛盾,望市相关各部门加紧调研,尽快付诸实施。
建议、办法和要求:
1.全面规划老楼加装电梯工作,昭阳街道各社区要摸清城区老小区的情况,住建部门进行察看,哪些小区的建筑可以安全加装电梯;
2.住建部门要在电梯的设计、施工、验收、监管方面加强指导,引入多种服务机制。可盘活小区资产注入资金,居民集资安装,加大房屋维修资金投入、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养老资金补助安装;企业投入资金安装电梯,电梯全寿命周期有偿服务;相关部门减化电梯安装使用手续,形成制度,强化服务等。
3.建立联合审查机制。相关部门统一工作程序,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
4.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防范化解加装电梯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冲突,形成机制。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切实关系民生,迎得民心,贴近群众生活。科学合理的社区硬件投入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正当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件一件落到实处,有助于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住建局办理。
2020年 1月 2 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答复
吴红娟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就您提出的“关于老楼加装电梯的建议”我单位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市建设的有序开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得到提升,新建了不少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但城区内仍散落着一批建设时间较长、功能不完备、配套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小区,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既有住宅楼增设电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下已然成为政府无法回避、急需破题的一项民生问题。2018年年底兴化市首部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已投入使用。
一、健全审批制度,优化办事流程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涉及多个审批部门,为简化程序,方便居民办事,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既有住宅楼开展加装电梯试点的通知》,对增设范围、实施原则、各职能部门分工、资金筹措、实施步骤、管理维护、权属问题、宣传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因增设电梯涉及规划建设、消防、安监、质监、供电等多个部门,为简化办事流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一受理。并且增设电梯作为公益性的民生工程,我们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二、拓宽资金渠道,合理分摊费用
增设电梯,资金是一大瓶颈,对于目前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很多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为推进增设电梯工作,我们制定了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案。在学习借鉴文正公寓8号楼2单元加装电梯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增设电梯相关费用分摊参考意见,根据楼层的高低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每层相对应的出资比例。通过政府引导,使业主在制定费用分摊方案上更加合理,促进了邻里和谐。
三、调动各方力量,多方合力推动
增设电梯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居民、物业企业和电梯公司等多个利益相关群体,其关系相当复杂;另外,增设电梯需要考虑具体的技术改造和安装等条件,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单靠居民自治力量解决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过程相当漫长。因此,要更好推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发挥合力作用。同时,也可由社区居委会或业主委员会出面,本着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帮助协调住户间的矛盾,以更好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
四、补贴政策、适当补贴
加装电梯的线管勘测,设计等中间费用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电梯基坑开挖后地下管线、管道的迁移费用由政府协调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新路子,为推进全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同时,还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电梯增设之后,将参照《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办法》,由物业服务公司(或社区)进行管理和维保,由享受电梯的业主按比例缴纳适当费用,保证电梯长效安全运行。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物业管理工作的关心,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兴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