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0)第344号
案由: 建立结直肠癌筛查制度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提案人:陈冬凤
提案内容:
我国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方面已经做到了三级肿瘤防治体系和制度,明显降低了两癌的发生率。经全国第三次大范围调查,肿瘤是我国居民第二位死亡原因,我国每年新发癌病例占世界1/4,且肿瘤患者呈低龄化方向走向。其中,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位于全国第三位,上消化道肿瘤位于第四位。伴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能量摄入增加、纤维质摄入不足、环境污染,加之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原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之高速增长,年递增率4.71%,远超2%的国际水平。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平均58岁,比欧美等国家提前12-18岁,结直肠癌已经成为癌症的第三号杀手。但是,结直肠癌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伴随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速增长,提示我国结直肠癌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综合我市部分医院数据表明,我市结直肠癌筛查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建议早些建立实施。
我市居民饮食结构更偏重于高脂肪、高蛋白质和高能量摄入,且食用外卖和夜宵人数激增,加之合成食物和加工食物中添加剂过多,导致我市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生率逐渐走高,且罹患结直肠息肉患者每年增加的速率超过5%。经过调查发现,我市几家医院诊治的结直肠癌病例中极少有早期肿瘤患者,许多是中晚期患者。早期结直肠癌治愈率大于65%,甚至达到90%以上,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难度大、效果差,且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治愈可能性极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需要长达5-10年的良性发展阶段,这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时机,创造了条件,早期结直肠癌可以预防,已经发生的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改善生存质量。要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早诊早治势在必行。
建议、办法和要求:
建议市政府主导建立结直肠癌的筛查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及早开展我市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具体如下:
一、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建立具体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制度,可号召公益组织等广泛参与。
二、由财政投入资金支持开展结直肠癌肿瘤筛查。可根据目前情况,财政资金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为全市40-69岁常住居民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主要通过胃肠镜等进行检查。结直肠癌患者初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而结直肠腺瘤患者每发现一例就可减少结直肠癌发生一例,每一例可以平均节约10余万元治疗费用,从而反过来也节约了财政治疗费用的投入。
三、对常住居民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使市民们有意识地主动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通过宣传打消居民对胃肠镜普查的紧张意识。用宣传片对易感和高危人群进行宣教,让居民深刻意识到筛查和防止结直肠肿瘤发生的重要性。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卫健委办理。
2020年1月4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344号提案的答复
陈冬凤委员:
您好!感谢您对我市肿瘤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建立结直肠癌筛查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案很好,现答复如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省居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并呈低年化,调查资料显示,我省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中,晚期患者较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医疗费用大,而且治疗效果差。
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宫颈癌、乳腺癌的筛查,有效降低了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生癌,延长了生存时间。结直肠癌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筛查,能提高结直肠癌防治知晓率,提高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早诊率和治疗率,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
为尽快掌握我市结直肠癌的现状,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今年,我市积极上争项目资金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目前已被省列为项目试点县,该项目选择50-74岁年龄段居民,对2000名人员提供免费高危筛查,并采取宣传发动、问卷调查、初筛服务、社区随访等环节,发现高危人群;同时,结合筛查工作,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在卫生科普报上刊登文章开展结直肠癌防治知识宣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一步,将继续争取各级财力的支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结直肠癌筛查机制,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
兴化市卫健委
202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