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1)第182号
案由:发展河蟹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提案人:赵兆勇
提案内容:
当前我市河蟹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个体群众各家各户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基本依靠“天种天养”,生产上沿袭粗放的养殖技术和落后管理。没有树立养好蟹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卖出好价格的观念,所以很少投入人力、资金或者乱用投入品,不注重尾水排放标准等约制了河蟹养殖科学化程度。
2.规模养殖企业管理粗放,经营效益低,缺乏强势“品牌”和高端技术。尤其在用工上存在很大风险(用工人员平均年均年龄65周岁以上),没有合法用工机制和政府约束。
建议、办法和要求:
1.进一步出台政策,完善机制,加强对河蟹养殖主体定期养殖技术培训,多组织专家学者走到田头多交流指导,培植区域龙头企业引领带动。
2.加强对产业链条,如动保、种苗、饲料的市场监管。从价格、产品质量、效果,从业人员的水平和专业程度上多做文章和制定法规法则。
3.帮助规模企业养殖技术、生产管理、品牌打造上给予支持,让规模企业走出去学习,制定人才政策把专业人才请进来,通过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积极引导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改造。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农业农村局办理。
2021年1月14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82号提案的答复
赵兆勇委员:
您好!
您《发展河蟹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河蟹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80万亩,产量6.7万吨,统计现价产值44.5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1/8、1/10。我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 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河蟹养殖业已成为兴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河蟹产业发展出现了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品牌发展缓慢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河蟹产业竞争力,针对您所提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河蟹产业发展:
一是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建立渔业科技人员挂钩帮扶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参观、交流、培训等科技进村入场到户活动。结合开展科技入户培训和创业富民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河蟹健康养殖、病害防治、节能减排等内容,为渔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动员各乡镇组织养殖户外出参观学习,示范带动河蟹养殖效益稳步提高。
二是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监管。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水产养殖环节管控。开展池塘标准化、生态化改造,推广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加强对水产养殖投入品的监管,落实生产技术规程应用、饲料渔药管理使用、水产养殖档案“三项记录”、水产品质量管控、养殖尾水监测等标准化措施。
三是加大扶持经营主体。以水产养殖大户、家庭渔场主、渔业企业负责人为重点,有序开展技术培训,加大与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规模渔业经营主体,增强渔农民开拓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实施“区域品牌+自主品牌”双品牌战略,吸纳更多企业、渔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户规范使用“兴化大闸蟹”品牌商标。开展网络推介活动,拓展“兴化大闸蟹”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扩大兴化大闸蟹市场占有率。
感谢您对兴化河蟹产业发展所提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水产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兴化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