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2021)第172号——关于保护好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1-09-26 10:24 来源: 兴化市政协 浏览次数: 作者: 兴化市政协委员会 字号:[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1)第172号

 

案由: 关于保护好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几点建议          

提案人:任祖镛

提案内容:

保护垛田农业文化遗产已是我市领导十分重视的议题,也是我市搞好全域旅游,拉动经济发展值得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建议、办法和要求:

1.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在几年内恢复垛田原貌(垛高5米以上);

2.通过碳十四检测,确定垛田生成的年代(现在说生成于唐、宋、明、清的都有,难于统一);

3.大力挖掘垛田文化遗产,如东罗村旁的天宁寺有板桥读书处和魏源《海国图志》刻书处;

4.恢复垛田水上“八卦阵”,这是全世界所无的,必将成为全年旅游的热点;

5.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这比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级别要高,如申请成功,就是世界双遗产,知名度更高;

6.要打出“垛田是东方威尼斯”的响亮招牌,这是1985年美籍华人、博士、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卢庆滨在我陪他到垛田、得胜湖谈水浒时,他夸赞垛田的话,当时他就建议大搞旅游,吸引世界游客;

7.在垛田恢复种植“薏仁”的试点。县志记载,垛田薏仁是给慈禧太后养颜滋补的贡品,在全国质量最高;如种植了,有价格优势,可增加垛民收入。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农业农村局办理。

 

2021年1月11 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答复

 

任祖镛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的《关于保护好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几点建议》提案已转至我局办理,感谢您对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目前江苏省唯一的入选FAO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们遵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方针,坚持动态保护、协调发展、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原则,对照《江苏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做好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中率先开展遗产价值的评估,对垛田687亿元综合价值进行发布,在CCTV-7演播大厅成功举办《垛田故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特色农产品分享会》,一系列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的遗产保护意识与文化自豪感。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恢复垛田原貌;确定垛田生成的年代;恢复垛田水上“八卦阵”;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旅游等建议,我们将积极呼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配合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一、遗产保护情况

(一)遗产规模保护

20201127日《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经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为加强垛田保护,传承和弘扬垛田传统农业文化,推动垛田永续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市水利局正将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申报灌溉工程遗产。

(二)农业生态保护

“河有万弯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是垛田的生态风光,“九夏芙蓉三秋菱藕,四围香菜万顷鱼早虾”是垛田的丰富物产,为使“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这一全球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在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利用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河沟清淤、水系修复、垛圪整理、环境整治和水陆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传承利用垛田传统农业种植技术,促进垛田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推广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鼓励采用罱泥、扒苲、布水草等传统方式,进行垛田耕种和日常保养、维护。围绕农药减量控害和减量增效目标,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通过绿色防控模式逐步降低单位面积化学农药使用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占比85.9%。同时,组织开展农药包装物和农膜残膜废弃物的回收试点工作,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田园的清洁。

(三)遗产文化保护

1、科普宣传教育。编写《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宣传画册和读本,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主题农家乐”,组织开展水上森林春江诗会、建国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中国梦 家乡美”经典诗文朗诵会、金东门老街非遗展演、“悦读水乡•书香芬芳”和“一点村色”全民大阅读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涉及面广的文化活动。

  2、图片影像宣传。制作出版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类图书,成功举办2020年“蟹塘月色”摄影大赛并组织展览,充分展示遗产地农民养蟹、捕蟹、卖蟹、品蟹、制蟹等丰富活动。制作了“兴化大米”“兴化龙香芋”宣传推介歌曲《悠悠稻米香》《金芋满堂》。利用灯箱、道旗、高炮进行覆盖式广告宣传,尤其借助每年“菜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宣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营造保护发展氛围。    3、举办各类活动。每年举办新春舞龙表演大赛、乌巾荡龙舟大赛、里下河民歌大会、国际马拉松比赛等传统品牌活动,并策划了以兴化人讲兴化故事为主题的“说响兴化”、以兴化本土美食鉴赏为主题的“吃响兴化”、以歌颂新时代为主题的“唱响兴化”和以摄影摄像展现兴化人文美景的“摄响兴化”等“四响兴化”系列主题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兴化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充分体现了文体广旅深度融合的巨大推动力。尤其是先后举办了《垛田丰颂——首届江苏泰州•兴化碧水东罗农民丰收节》《江苏泰州•兴化古朴唐庄农民丰收节》《“醉”美刘泽农民丰收节》活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播放了现场视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四)特色产业发展

1、特色品牌打造。在CCTV-7演播大厅成功举办《垛田故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特色农产品分享会》,在沙沟镇成功举办“垛田美食文化节”,宣传传统农耕文化,推介特色农产品,兴化大米、兴化龙香芋、兴化香葱、兴化红皮小麦、兴化大闸蟹、兴化大青虾、兴化鱼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化香葱、兴化龙香芋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其中,兴化香葱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020年7月,“兴化香葱”成为100个受欧盟保护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实现品牌富农。

2、产品促销宣传。与阿里巴巴合作举办“兴化大闸蟹开捕节”,建立“中国蟹库网”,推动兴化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精心举办江苏•兴化(上海)农业投资环境推介会、兴化特色农产品(上海、南京)推介会、农产品电商产销对接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尤其是通过市长代言、推销等活动的举办,兴化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行“兴化大闸蟹”品牌策略的全体系规划,完成《兴化大闸蟹公共品牌战略规划纲要》和《兴化大闸蟹公共品牌包装设计》《兴化大闸蟹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并发布《兴化大闸蟹公共品牌战略展》《兴化大闸蟹养殖标准》《兴化市大闸蟹行业规范》《兴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办法》和《兴化大闸蟹质量标准》等,不断激发兴化农产品品牌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能。

3、产品质量认证。通过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示范引领,全市共有9个农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证书,7个农产品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8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其中,7个水产品、2畜禽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沙沟镇(淡水鱼)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现有“顶能”“泓膏”“大地蓝”等3个中国驰名商标,“顶能”“兴野”“联富”等脱水蔬菜企业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体系或者单一国家注册,并先后在3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农产品境外商标品牌53个,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果蔬脱水加工企业达45家。

4、旅游资源开发。成立兴化市旅游协会,做大做强千垛菜花旅游节、万亩荷塘荷花节、品蟹赏菊旅游季、水上森林红杉节等四季旅游节庆品牌。以“游1号水路、赏千垛菜花”为主题,围绕“水系”、“绿道”与“文化”三个主要元素和“新昭阳十景”等水乡人文自然特色,串联乌巾荡、千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三大风景区,打造“泰州独有、江苏一流、全国知名”的“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上旅游风光带。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5家。

(五)种质资源保护等情况

为系统全面地调查保护区内农产品品种、野生动植物、农作物品种资源和家畜禽品种资源状况,2016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配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第三调查队开展种质资源的征集工作。按照特有资源不缺项,重要资源不遗漏,信息采集详尽,数据填报真实,样品征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要求,收集了“三一寸”糯稻、芦苇稻、猴子脸(豇豆)、120多年的紫薇、130年的银杏、140多年树龄的木瓜、150多年树龄的黄杨、800多年树龄的香橼、菩提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地方品种103个。并配合省农业科学院调查队抢救性收集各类栽培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73份。

(六)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从2018年起市财政将垛田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列入部门预算,每年20万元,项目名称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费”,2018年市财政追加30万元“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价值评估研究专项经费”,用于支付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8年以来市财政投入情况为:2018年50万元,2019年20万元,2020年20万元、2021年20万元。

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是严格依法保护。借助《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强化宣传,确保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讲好垛田故事。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尤其确保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正常运行,进一步挖掘遗产的生态、文化、品牌价值,讲好垛田故事,促进产业发展。

三是构建产业联盟。积极倡导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发展联盟,注册统一商标、标识,聚合遗产资源,集中开展宣传推介,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培优做强遗产特色产业。

我们将认真研究您的建议,确保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再次感谢您对加强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保护工作所提的宝贵建议。

                      

     

兴化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21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03993号

联系电话:0523-83231283   电子邮箱:xhzx32312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