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2)第238号
案由:关于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
提案人:王玉树
提案内容:
“网络游戏”的诞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把它视为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的罪魁祸首,这种热点问题大部分集中在网络游戏造成的负面影响上,网游所带来的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危害需要有效预防。对此,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该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从紧,聚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环节,主要提出四个方面举措:1.在原有规定基础上,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大幅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2.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已建成运行后,重申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3.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网络游戏企业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限制、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方面要求的落实情况,出版管理部门将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4.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行动起来,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合力。
从本人了解的情况看,该文件出台后,我们基层对文件的宣传缺乏应有的力度,家庭、学校未能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还比较突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任重道远。
建议、办法和要求:
1.宣传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要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为契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防网络沉迷工作,统筹抓好新法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宣传贯彻,提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意识,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环境。
2.教育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推动广大家长、老师、学生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培养和提高网络素养,督促家长加强对孩子游戏账户的管理,指导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游戏时进行真实身份验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形成落实防沉迷要求的社会合力。各中小学要广泛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课余生活。
3.教育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调查摸底,通过谈话教育、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中小学生涉及“网络游戏”现状、特点、危害,对发现有网络沉迷苗头和倾向的学生努力早发现、早教育、早预防,及时加以干预,及时保持沟通,及时心理疏导,形成“家校联动”的良性工作机制。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教育局办理。
2022年1月10日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38号提案的答复
王玉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市教育局对你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41号),教育局从2021年秋学期开始,已经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
一、加强校内教育管理
1.组织全面摸排工作。各校开展一次全面摸排,排查是否有学生带手机,是否在上课期间用手机上网。各校建立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和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严格禁止手机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2.组织观看专题警示片活动。各校利用班会课等形式,组织学生观看专题警示片,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3.组织演讲比赛活动。各校围绕“远离网络游戏”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远离网络游戏。
4.组织上网设备排查工作。各校对校园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御和检测设备,各校要将网络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信息安全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5.组织主题班会活动。各校围绕“健康上网 远离网络”等主题,组织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认识网络游戏的危害,真正让网络成为学生便捷获取知识的渠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6.丰富学生活动。各校要以活动为载体,优化活动设计实施,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寓教育于活动。开展科技、 参观、文艺、体育等课后服务活动,挖掘学生个人特长,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让孩子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家庭要细致规划环境布置,购置书画、音乐、体育器材、科学实验工具,引导孩子养成阅读、艺术、运动、实验、社交等多方面的兴趣,利用户外运动、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孩子形成手机依赖。
7.加强正面引导。各校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视频讲座、学生现身说法等形式,以典型案例、成长故事等引导学生认识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同时各校要听取老师、家长、学生的意见建议,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落实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有关重要舆情或负面消息要在尽快逐级上报,确保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凝聚家校协同合力
1.宣传学习一封信。各校向学生家长发放《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和家长知晓率达100%,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并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行为。
2.召开家长会。各校以校、级、班为单位组织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
3.组织家访活动。各校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利用节假日入户到家或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学生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以读书、运动、劳动等方式,促进孩子健康生活。
要将此项工作做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作为教育部门,我们将继续履行职责,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兴化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