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2)第251号
案由:关于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建议
提案人:李昕
提案内容:
当前,尽管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举报电话,但有偿补课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彻底的坚决,教师补课暗含和衍生出种种负面的东西,令人瞠目结舌,也让人深思,更让人不得不正视。一是教师有偿办班补课有悖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需求。二是有偿补课行为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三是有偿补课增加了学生和家庭的双重负担,学生疲于应付,睡眠不足,体质不达标,家长苦不堪言,经济负担重,每个家庭的教育成本节节攀升,影响到全社会生育意愿。
建议、办法和要求:
1.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禁止公办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和在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情节严重者,应以辞退。
3.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大对违规家教的查处力度,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开通网络平台和举报电话,处理与教师有偿补课的投诉,投诉电话、投诉网站应在学校张贴,教育局、工商局、新闻媒体等部门需积极配合对有偿补课行为的处理,应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切实消除违规家教。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教育局办理。
2022年1月9日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51号提案的答复
李昕委员:
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是群众议论的热点,也是教育管理的难点,近年来,兴化市教育局继续在治理工作上实践探索,努力在师德建设上有所作为。
1.在队伍管理上下工夫。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教育人才工作,推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兴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优教八条”“招贤六条”举措,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更是召开兴化市新春教育第一会,举办社会各界共襄教育发展座谈会,组织“一线实干”讲堂教育专场活动,举办市领导与教育人才面对面座谈会等,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大力营造良好的教育人才发展生态。
2.在教育引导上用力气。坚持宣传引导在先,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精神和《师德警示教育材料》,并以教育部网站公开曝光的和各地各校查处的相关案例为反面教材,分析违规问题和处理结果,引导教师以案为鉴,做到警钟长鸣。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对全体家长发出拒绝参加违规补课的倡议,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在制度完善上见成果。一是强化了三项制度:强化教师个人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对教师家庭住址、任教情况、联系方式等实行登记备案,保持动态更新;强化师德巡访制度,市教育局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组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根据教师个人信息和举报情况,登门入户,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网格化包保式的师德巡访;强化教师义务辅导备案制度,按照个人申请、审核公示、汇总备案、监督检查的程序,对教师义务辅导进行全程管控。二是明确了两个责任:制发《关于在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学校主体责任的通知》(兴教〔2021〕13号),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在师德师风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制发《兴化市教师违规补课认定处理办法(试行)》(兴教〔2021〕112号),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违规补课的主要责任。
4.在暑期治理上出实招。2021年7月2日,召开小区巡访组动员大会,组织城区学校新发展党员进小区开展师德巡访,及时发现线索。7月5日,印发《关于暑假期间加强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学校成立“暑期重点学科教师巡访组”,对重点学科教师进行巡访,抓住、抓牢关键少数。7月20日,将市教育局中层副职以上人员和各城区学校抽调人员充实进“小区巡访组”,组建“2021年市教育局暑期师德师风小区巡访组”,挂牌上岗。卡口前移,多维推进,有效遏制了暑期教师违规补课行为。
5.在执纪问责上有成效。问责是最好的宣传教育,我们对查实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严格依规处理,形成动辄得咎的纪律氛围。2021年,因违规补课问题,3名在职教师受到处分,其中,2人被给予行政记过,1人被给予党内警告,教育生态得到明显好转。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在管理机制上求突破。继续完善师德常态管理机制,全市学校积极担当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治理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兴化市教师违规补课认定处理办法(试行)》(兴教〔2021〕112号),在监督和查处上做足文章,克服制度执行不力、问题查处不严、好人主义盛行等现象。
2.在师德巡访上求突破。建立健全网格化师德巡访工作机制,各校成立暑假期间师德巡访工作专班,校长为总负责人,专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暑假期间,各校师德巡访要对本校教师实行全覆盖,市教育局将对各校师德巡访情况进行实时督查。
3.在监督执纪上求突破。坚持对少数教师的违规行为抓早抓小,及时查处,对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党员教师重点教育引导,从严问责。市教育局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将及时处理通报,形成以点带面的警示效果。
兴化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