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2)第256号
案由: 关于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建议
提案人: 徐雯
提案内容:
“2014—2016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提出:“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更有利于残疾儿童获得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学习形式。特殊教育必须要走融合发展之路。但在我市基层学校调研发现,由于对残疾儿童的识别、统计、分类、评估方面的体系缺失和随班就读的相关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随班就读的支撑条件不足,严重制约了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会对残疾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具体表现为:
一是我市目前尚缺乏残疾儿童识别、统计和评估的专业体系。就识别和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国残疾儿童的相关信息,如:户籍资料、伤残确诊医治、伤残等级认定、康复救助、入校求学等等,分散在卫生、民政、残联、教育等多个部门,没有哪一家系统地掌握了全面的情况。就评估和分级情况来看,我市缺乏专业的评估、分类体系,大量的残疾儿童未能得到及时地分类管理和差别对待,致使许多残疾儿童在进入教育系统时是应该进入普通学校还是特教学校没有标准,且在之后的教育和康复上也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成才。
二是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建设滞后。虽然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但因资金和人员所限,很多学校没有建设资源教室,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资源教师的配备、资质和考核等也缺乏实质性的保障制度。
三是很多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均经费未按照特殊教育的生均经费标准执行。在经费、资源教室、资源教师等相关支持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无从保障。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是建立残疾儿童信息系统和残疾儿童识别、评估和分级制度,对残疾儿童进行分类入学。建议依托信息技术,整合民政、教育、卫生和残联等各部门的力量和信息,为所有残疾儿童建档立卡,设立专用信息库、数据库。经过评估分级后的残疾儿童,适合随班就读的原则上都应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二是加强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在普通教师资格从业证书的考核中增加特殊教育内容,培养能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师队伍,并在各级培训中增加随班就读相关的主题培训内容。向资源教师和随班就读班的班主任发放特教津贴。
三是加强对随班就读的督导力度。将随班就读学生生均经费拨付、资源教室建设、资源教师配备和生师比纳入教育督导范围,落实特殊教育的支持政策,保障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教育局主办,民政局会办。
2022年1月9日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 256 号提案的答复
徐雯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建议》收悉,您提出的建立残疾儿童信息系统、进行分类入学,加强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随班就读的督导力度三方面建议,系统性思考,具有较强的指导、实践价值,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安排分管领导牵头,明确教育科具体承办,下面从课后服务、作业管理两大方面予以答复:
一、加强摸排评估,保障特殊孩子受教育权
2020年6月,市教育局、民政局、卫健委、残联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兴化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文件明确了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入学等相关建议。成立以来,对一百多名特殊需求学生进行了教育评估。 2022年4月,市残疾人联合会、卫健委、教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0-15周岁疑似发育障碍儿童日常信息筛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对疑似发育障碍学生进行康教需求调查,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中均明确“在招生期间要主动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实地走访,组织对施教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兜底摸排。”从而真正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保障每个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努力让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市共建成72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所有学段全覆盖。同时,为解决乡镇学校特殊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市教育局组建起由以特教老师为主的26人的融合教育巡回指导组,由特校负责做好资源教师专业培训,并组织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培训。如果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我们计划暑期举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努力提升师资水平。
三、加强经费保障,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
2021年秋学期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人数共510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205人,其余305人均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其中幼儿园12名,小学189名,初中78名,高中15名,中职11名,为保证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工作有效开展,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均按照普通学校生均8倍公用经费落实到位。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确实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最紧缺的还是师资,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特教师资的招聘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我市特殊教育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特殊教育的关心与支持!
兴化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