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3)第113号
案由: 特色田园乡村文化建设要从“特”字上做文章
提案人: 周永生 联系电话: 组别:农业农村组
第一附议人: 第二附议人: 第三附议人:
集体提案: 召集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提案内容: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诞生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世界四大花海之一的“千岛菜花”闻名遐迩。有响亮的文化品牌,竹泓传统木船、茅山号子、茅山会船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化垛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灌排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兴化优势在农,特色在水,未来核心竞争力在生态和文化。通过近几年的积极努力和精心打造,截止目前,已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家,泰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9家,兴化市级特色田园乡村35家。但特色田园乡村的优势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田园乡村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特色田园乡村文化建设需要要不断地持续深入,并从“特”字上做文章。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是打造特别的农耕文化。兴化地理位置特殊,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农耕文化。在打造进程中,要注意搜集与生产生活有关的老农具、老生活用品、传统的农耕方式等,建立农耕文化的展示馆、体验馆和实验地,不断丰富农耕文化的内容和内涵。
二是保留特有的乡村文化。兴化乡村有着特有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村庄脉理。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街道,要保持原有风貌,修旧如旧,保留特有的乡村文化,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三是提供特式的餐饮文化。兴化物产丰富,具有地方特式的生态的农产品、水产品,美食品种多、口味好、营养足,还有兴化的特色早茶。要不断挖掘整理丰富菜系,丰富餐饮文化的内容,打造兴化特式的餐饮品牌。
四是挖掘特殊的旅游文化。兴化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要不断丰富旅游项目,开发亲子游、休闲游、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将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人文故事等融入旅游文化,不断挖掘和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将特别的农耕文化、特有的乡村文化、特式的餐饮文化和特殊的旅游文化等编制成册,通过导游讲解、场地展示、发放手册等进行宣传。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住建局办理。
2023年1月1日
附件: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答复
周永生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第113号提案已经办理,答复意见如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江苏作为发达省份,率先启动了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是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的首提地,自2017年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主动进位,积极上争,按照“试点先行,梯次创建”“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以农为本,多方参与”的原则,以“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田园产业”“增强乡风文明”“注重改革创新”等为重点任务,打造了一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里下河特色田园乡村。到2022年底,我市已经建成命名1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3个泰州市级和45个兴化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其中以安东村农耕文化、唐庄村乡村文化、水金村餐饮文化、东罗村旅游文化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引导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市田园办会同成员单位继续深入各村,深入引导挖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盘活现有各类载体平台,整合利用闲置资源,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形态、景观绿化、历史文化、产业经济等方面有所侧重的开展提升。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文化特色彰显等方面要求,科学制订目标计划,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参与,提升特色田园乡村造血功能,真正的促进村民致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恳请多提宝贵意见。
兴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