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2023)第186号——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10-27 17:31 来源: 兴化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作者: 兴化市政协办信息员 字号:[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3)第186

 

案由: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提案                                        

提案人:   联系电话:           组别:文艺新闻组            

第一附议人       第二附议人        第三附议人        

集体提案         召集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提案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学校的普遍关注,“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根本追求。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教育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亲情关心关爱,心理健康存在缺陷。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一年难得回家,探望的次数很少,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直接造成了子女在性格上的孤僻,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的失管失控,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二是学习教育缺少引导,成绩大都不够理想。大部分留守儿童,均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三是生活条件比较差,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起居得不到妥善的照顾,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同时,部分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周末、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临时监护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因此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过安全事故。

建议、办法和要求:  

1.完善制度,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责任追究,明确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以及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对留守儿童在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通过开设暑期课堂,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2.强化监管,引导留守儿童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属地相关部门要定期走进留守儿童家庭,指导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承担起来,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电话等方式,多与孩子沟通联系,多给予孩子关心和温暖。家长还应加强与临时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3.创新机制,家庭、学校和社会需强强联手。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市民政局办理。

 

202311

 

 

 

 

 

 

附件: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答复

 

赵杰委员:

政协编号(2023)第184号提案提出的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局根据自身职能,现答复如下: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任务具体而复杂,需要统筹协调方能取得更好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兴化市委率先成立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担任主任,33个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乡镇(街道)层面,26个镇街“一把手”挂帅未保委主任。市级层面,实体化组建了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特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人员6名,专兼职工作人员9名,负责市未保中心日常管理以及协调成员单位、指导基层建设指导、牵头个案会商、未保考核考评等相关工作。全市各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未保工作站,共配备儿童督导员28名。村(社区)建设“儿童之家”523个,配齐配强村级儿童主任523名。全市75所中小学全部聘请了“学生安全保护专员”(专兼职未保副校长),分5个批次计900多人次培训了未保委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为全市未保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部门齐抓。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未保成员单位牵头组织作用,先后落实了市检察院“集中打击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市卫健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市总工会“关爱·圆梦”、团市委“梦想小屋改造”、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进万家”、市教育局“青仔公益暑托班”、市关工委“助飞雏燕”、市慈善总会“公益助学”、市残联“评残零距离服务”等专项行动,让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向学校、社区、家庭延伸,丰富未保工作内容和成效。持续放大“小翁姐姐”“法润兴化护成长”“青苗呵护”、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三优”服务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效应。2021年,全市各类未保志愿者、“五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爱心人士共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1万多人次,组织150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参加冬、夏令营和课外团队活动,为儿童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和温暖。

充分利用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推进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和中心+实践基地全覆盖,做到有形式更要有内容。市财政投入360万元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结对护航留守、困境儿童,实现监护落实、生活保障、关爱照顾、成长指导等全方位帮扶,为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帮助。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保护行动,按照“基础性保护”与“个性化关爱”相结合的思路,为全市重点儿童配备合适的儿童主任、教师"妈妈"、民警"爸爸"、网格员、社会志愿者担“大手”,现在已结对关爱帮扶重点儿童6150名,签约"大手"3210名,这些活跃在城乡、校园、社区、家庭的爱心队伍,为关爱保护对象撑起一片蓝天。成立“兴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金会(筹)”和“兴化市成长护航公益协会”,引导社会各界踊跃募捐,打造爱心资金“蓄水池”,助力党委、政府解决全市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未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我们开发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信息系统,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形成“预警”对象清单,实现线上和线下预测预警、诉求响应、核实派单、服务监督、考核考评闭环处置。通过中心热线电话、公众号留言互动、来信来访交办、走访排查上报、部门强制报告等五个方面发现问题。开展“儿童+家庭”双排查工作,依托基层儿童主任队伍,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融合“网格化+铁脚板”优势,精准掌握困境、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及特殊家庭履职风险隐患情况,全面落实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关爱保护行动。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是“国之大者”,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一件一件未保个案难题,努力践行习总书记"不让每一位儿童失去人生出彩的机会"指示,知难而进、真抓实干,为巩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兴化市民政局

                          2023 428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03993号

联系电话:0523-83231283   电子邮箱:xhzx323128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