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3)第367号
案由:新形势疫情背景下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群体的几点建议
提案人: 王敏 联系电话: 15952659553 组别: 工商组
第一附议人: 第二附议人: 第三附议人:
集体提案: 召集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兴化市丰收路261号 城市管理局
提案内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的出台是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作出的新判断、新举措,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疫情背景下,需格外关爱、关注“老弱病残孕”等易感人群、脆弱群体,为他们构筑一道安全屏障,确保身心健康、家庭和美。要聚焦这些群体,从物资供应、接送就医、帮扶疏导等方面着手,持续开展个性化、“线上+线下”的精准服务。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建立台账,服务更贴心
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社区要逐户摸排辖区内高龄老人、孩童、孕妇急需就医用药人员并建立台账,通过微信群、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开展“线上+线下”的代购和配送物资服务,让居民多一份安心和舒心。
二、精准呵护,就医有保障
对“老弱病残孕”群体中的一些长期卧床不起、有精神问题的群众,社区要列为辖区重点监护对象,加大监护力度,提高上门走访频率,并提供接送就医等服务。
三、帮扶疏导,身心更健康
发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支力量的作用,成立心理疏导小组,为辖区内高龄、空巢和失独老人进行生活帮扶和心理疏导,把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保障物资的同时,做好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工作。通过微信、电话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纾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开展走访探视和关心帮扶活动。
审查意见:
请市政法委研究办理。
2023年1月1日
附件: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367号提案的答复
王敏委员:
自接到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67号提案书后,我委高度重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办新形势疫情背景下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群体问题,采取主动发现、资源调配、配送到家、强化精准帮扶、托底保障等多种措施向老、弱、病、残、妇、幼等特殊群体送温暖、送关爱、送真情,做到“人员底数清、服务关爱细、权益保障实”。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形成街道、社区(村)、网格阶梯式特殊群体关爱保障机制。一是街道层面,建立由街道领导牵头,卫生、民政、残联、妇联、工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街道级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协调机制,指导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保供、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帮困服务、紧急就医、心理疏导等工作。二是社区(村)层面,成立疫情防控期间特殊人群关爱保供保障组,由社区领导、爱心协会、党员志愿者、儿童主任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组成,形成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专班机制,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指导各网格做好各类特殊人群的保供保障工作。三是网格层面,按照“就地整合、精准服务”的原则,成立特殊人群关爱小队,开展“邻里守望”行动,由网格长、网格员、楼道长等组成,志愿者与特殊人群一一结对,包干到户,专人负责。
二、加强底数排摸
一是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底数排摸,摸清涉疫敏感群体信息,初筛出老、弱、病、残、孕、困等涉疫敏感群体情况。二是聚焦托底保供对象的情况,进一步排摸高龄独居老人、重点关爱残疾人、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等“重中之重”关爱对象底数。三是将摸排掌握的底数情况录入信息库,建立“一人一档”工作台账,做到精准关爱帮扶。
三、叠加多种关爱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把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完善社区关爱志愿服务体系。整合特殊人群关爱工作力量,成立志愿者关爱队伍,落实“邻里关爱”“楼栋关爱”“社区志愿者关爱”等举措,衔接好“最后100米”配送工作。二是完善及时补位应急关爱举措。在疫情背景下启动对独居老人以及其他特殊关爱人群的电话关爱,覆盖独居老人、困境儿童、重点关爱残疾人等,为诉求者提供食品、药品、日用品等物资。三是完善精心帮扶托底保障服务。畅通疫情背景下物资保供渠道,做好社会捐赠物资派送,并在确保物资保障的同时,常态化开展走访探视,关心帮扶活动,全力做好高龄、空巢和失独老人等为老助餐、求医问药、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服务。
中共兴化市委政法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