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3)第290号
案由:关于做实做强“疫”后兴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提案人: 刘志阳 联系电话:15852980819 组别: 教育组
第一附议人: 第二附议人: 第三附议人:
集体提案: 召集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兴化市第一中学
提案内容:
兴化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享有江苏省“后花园”的美誉,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板桥故里””千岛菜花”“水上森林”等已成为“水润兴化”靓丽的名片。突出水乡特色,展现人文底蕴,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兴化的幸福产业,业已成为兴化政府和人民的共识。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兴化旅游首当其冲。随着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旅游业利好消息不断释放,“春暖花开”指日可待,为此,市委市政府更要凝心聚力,抢抓先机,顶层设计,巧谋划,出实招,全力支持兴化旅游产业的复苏和振兴。
建议、办法和要求:
1.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放大“地标景区“辐射效应。
兴化的景区众多,星罗棋布。然而在整个兴化的景区中,我们还缺少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之心动、念念不忘、争先推介的景区。“千岛菜花”和“水上森林”两大景区是目前兴化景区中最富有地域特色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我们要进一步花大力气提档升级这两个景区,做好、做优、做精这两个景区的配套实施和服务项目,使之成为兴化众多旅游景区中当之无愧的”地标景区”,并以此为落脚点,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从而带动兴化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
2.深入调研旅游产业质态,夯实纾困“突围”举措。
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研我市旅游产业运行的现状是当务之急。多渠道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家底”,整理出“问题清单“”,做到“一景区一政策”,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蹲点制度,精准发力,协调各方,提升“突围”品质和能力。
建议继续给予旅游景区、酒店类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减免扶持政策;建议继续给予旅游企业社保费减免的优惠;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企业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政府对重点旅游企业提供资金成本较低的专项旅游债,鼓励其找准市场定位、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创新旅游产品、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自身的转型迭代。
3.顶层设计育“新”机,拓宽旅游产业“复活”机能。
落实“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理念,科学编制“十四五”兴化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兴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按照“水润兴化”的定位,结合我市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合理确定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措施。
加强本地旅游休闲消费促进力度,指导各景区广泛结合各类节庆等推介推广地域旅游休闲品牌,开展“本地人游本地”等活动,丰富文旅消费券、市民卡、旅游一卡通、民宿卡等补贴手段,对居民的本地旅游休闲活动给予一定优惠;鼓励电商平台与地方、企业加强合作,丰富拓展更多旅游休闲娱乐产品和消费场景;推动旅游休闲服务资源数据联通,加强全域景区之间的数据联动,提升消费便利度。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文旅公司会办。
2023年1月3日
附件: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90号提案的答复
刘志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实做强“疫”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文体广旅部门工作职责,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兴化旅游业发展态势迅猛,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呈现出持续、健康、跨越式的发展局面,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市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为应对疫情冲击,文旅部门落实了一系列举措,致力于复苏旅游产业。一是严格落实“规划先行”理念,编制了《兴化旅游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0——2035年)》,修编了《兴化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出台了《兴化市乌巾荡省级旅游度假区专项规划》等,从顶层对兴化旅游业发展进行重新设计,定好发展方向。二是完成千垛菜花、水上森林、万亩荷塘等主要景区经营权转制,景区运行质态持续向好;“昌荣红色旅游”列入全市产业规划,成为兴化红色文化新名片;全面完成蒋庄遗址公园规划;成功申报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东门街区修建项目顺利入选。三是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修订出台《兴化市旅游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考核奖励办法》,市财政每年投入400万元,对旅游产业项目、旅行社运营、品牌创建等进行奖补;精心培育千垛万家旅游民宿品牌,千垛镇芦圩里·乡居、千垛·朴宿、东罗亲子民宿、沙沟米仓客栈等精品民宿投入建设,大垛镇拙巧草堂民宿、陈堡镇老村部民宿建成运营;制定发布兴化乡村旅游一日游线路,配套奖补政策,日均组团游客逾500人,高峰期达1300人,有力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疫情期间开展了“市民卡”延期一年的活动,并上线“一部手机游兴化”智能服务项目,开展更为快捷便民的旅游服务。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有力彰显城市魅力。兴化成功入选全省文旅融合示范市建设单位,以“文旅秀生活,就在你身边”为主题策划的旅宣系列作品在学习强国、抖音、快手、公众号等平台广为流传,《扬州,你好吗》《因为早茶》《我把兴化的冬天寄给你》等优秀作品形成较好社会影响,兴化旅游城市形象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创成5家省级最美文化空间。
下一步,我市制定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精品线路和总体设计方案,以每年千垛菜花旅游节为平台,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围绕“吸引游客更多、停留时间更长、消费增长更快”的工作指向,集中资源、集中资金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兴化旅游产业的复苏与振兴。
1.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放大“地标景区”辐射效应。千垛景区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水上森林和万亩荷塘整合连片,已创成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这两大景区已具备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下一步,将持续打造千垛景区,放大千垛菜花品牌效应;创新开发水上森林健康驿站、露营基地等民宿、餐饮、户外新项目;不断丰富金东门景区等城区项目的商业业态;加强与新垛、沙沟、陈堡等乡镇合作,整合运营施耐庵文化园、沙沟古镇景区、陈堡草荡的人文生态资源。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让更多的“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2.适应新发展方向,丰富旅游经济业态。三年疫情,旅游业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自驾游、周边游、轻度假、沉浸游、体验游等新形式不断呈现。因此,加快推进旅游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丰富景区业态、打造消费场景,是适应未来发展新方向。一是打响“昭阳里”品牌,借势菜花节节庆效应,全力运营好城区“昭阳里”餐厅书房、千垛景区花食店、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水泊茶肆和森林小剧场。二是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露营基地、森林酒店和沙沟米仓客栈、石梁茶馆加快投入运营,高标准高定位,助力菜花节游客接待。三是打造“兴好有礼”文创系列产品和“千垛百味”系列农产品,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餐饮、住宿、购物的重点合作单位,并开设专营场所,展销文创商品、农产品和兴化文学作品,以优秀的文创产品提升景区、城市品质品味,叫响城市品牌。
3.创新营销模式,提升消费热度。与抖音、头条、小红书、OTA等线上平台合作,紧跟热点、名人、明星,参与热门话题,用好话题流量池;围绕菜花节、乡村旅游季、研学夏令营、品蟹赏菊旅游季等时间节点打造旅游爆点,提升传播力和曝光度,扩大兴化文旅品牌声量。开发集团客户特别营销渠道,积极对接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客源集中的大型公司,组织赏花团建等活动。与大酒店、餐饮、农产品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集中采购优势资源,形成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招揽省内外游客,满足中高端度假客人的需求。
感谢您对文体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兴化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