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3)第217号
案由:关于加强关注教育、关爱教师的建议
提案人:谭钢 联系电话:13815918888 组别:工商联组
第一附议人: 第二附议人: 第三附议人:
集体提案: 召集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兴化市板桥东路92号
提案内容:
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教师。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发展农村教育,做到教育公平。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在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兴化是著名的农业大市,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人才扎根农村,因此,农村的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现今,兴化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已大有改观,但教师队伍配置与城市学校相比仍较薄弱,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势在必行。关注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能仅仅是以检查工作的方式来进行,更应着力于关注农村教师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积极进取、钻学研教、敢于挑大梁的精神。
二、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文明素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重中之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还未成熟,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各中小学应当采取相应的举措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所说,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三、发挥教育合力,健全育人机制。
青少年的教育不能一味地只将压力交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同样重要。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给青少年营造出全方位的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可以发挥社区的职能去引领家庭教育,利用周末开设家长讲堂,培养智慧父母,配合学校教育。
四、弘扬尊师重教,清朗社会风尚。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在关注教育的过程中,都看到教育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整个社会都关心着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而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也要关心教师。
种种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层层加码于教师肩头,久而久之,易操劳成疾。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本着为教师负责的态度,各部委办局分摊到学校的任务应大大减少,以缓解教师压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家长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每当孩子遇到问题就会责怪老师,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兴化并不少见,教师的人格不受尊重,社会地位降低,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所以,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教师在清朗的氛围中投身于教育事业。
与周围县市相比,兴化教师的工资待遇最低,就拿每月的班主任费来说,兴化教师每月的班主任费是200元,而周边县市都是600元起步。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如今,部分中小学老师不愿当班主任,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理,而家长又不配合;学校给班主任的压力太大,工作太繁杂;班主任待遇低,与付出不成比例……
因此,我呼吁:我们在关注教育的同时,关爱广大教师,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让兴化的教师有获得感、满足感,让兴化的教育温暖而明亮,让兴化真正成为教育强市!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市教育局办理。
2023年1月 1日
附件: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17号提案的答复
谭钢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关注教育、关爱教师的建议》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优化教师补充机制,新招录教师重点补充农村学校的紧缺学科教师;充分利用乡村教师培养工程,在省市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规定计划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定向生指标总数和紧缺学科人数占比,为我市乡村学校提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本土化的乡村教师;扩大城乡交流,促进均衡发展,鼓励城区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顶岗支教,支持薄弱学校青年教师到城区窗口学校挂职学习;优化岗位职称设置,率先执行乡村教师“三定向”政策,增核乡村学校职称岗位,向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申报职称实行政策倾斜、优先推荐,乡村教师职称指标数大幅度增加。
二、提高教师待遇
发放交通补贴,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执行,从2021年1月起发放;乡镇工作补贴提高发放标准,从2021年1月起执行,并已落实到位;2022年奖励性补贴拟按照人均20000元发放,实行全基数发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点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工作量饱满和教书育人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体现多劳多得、责重多得、优绩优酬。为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改善全市农村学校教师住房条件,着力缓解农村教师住房困难矛盾,在农村因地制宜建设教师周转公寓,提高教师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解决乡村教师居住问题,让乡村基层学校能稳定住老教师、留得住新入职年轻教育人才。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三、营造浓厚尊师氛围
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正面典型,弘扬教育正能量。严格师德考核,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中,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建立优秀教育工作者常态宣传推介机制,在教师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礼赞教师活动”;组织评选“我的教育故事”,引领教师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评选“昭阳恩师”,于教师节前发文表彰,并分批宣传、总结提高;出台昭阳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评选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时代风尚;制定《兴化市优秀教育人才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教育人才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团队。
感谢您对兴化教育的关心!
兴化市教育局
202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