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2024)第020号——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平稳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04 10:49 来源: 兴化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作者: 兴化市政协办信息员 字号:[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兴化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次会议

提案书

编号(2024)第020

 

案由: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平稳发展                                         

提案人:娄秀兰 联系电话:13852891343 组别:工商组      

第一附议人       第二附议人        第三附议人        

集体提案         召集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兴化市工商联                              

提案内容: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跨越,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几十年来,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缴纳了全国企业一半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市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属于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我市发展平稳向好,尤其在疫情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也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民营经济调结构、增效益、促转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充满活力的最大基础、优势和潜力。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营企业用地难问题突出。产业空间的限制制约了中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随着产业空间的限制,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市政府只能把有限的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大型企业、招商项目用地,我市本地的中小民营企业基本申请不到用地指标,土地制约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严峻。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发展层次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中美贸易战,疫情的影响持续将给企业带来严峻的外部环境,一些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受贸易摩擦和国际疫情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增长,坏账增加,企业现有的现金流链条难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现有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银行以及大规模信贷平台,具有严格的贷款准入门槛,银行贷款担保手续繁、周期长,而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发展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弱、资信水平较低、制度规范不全,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需求,部分民营企业不惜向小额担保公司借款或借高利贷用于资金周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风险。      

三、供给侧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阵痛期。一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产能过剩的传统企业难以维持稳定的发展;二是对于一些难以利用技术创新以及或者具备规模效应的竞争性中小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优势容易被市场淘汰;三是民营企业在招人、用人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企业在转型时期遇到的人才流失、人才难招等用人问题持续突出。

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是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保障民营经济用地需求。尝试采取创新供地方式,差别化供地价格,支持存量土地盘活挖潜等措施来保障民营经济的发展,对高科技、高成长性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好的优质中小民营企业重点扶持。

二是加强融资体系建设,破解民营经济融资困境。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指导思想,把贷款投到符和国家产业政策、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上来。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增加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信息服务,引导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三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实现治理结构现代化和管理方法科学化,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财务、质量、安全、用工、风险等基础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培育,加强产学研与中小企业的链接,建立多方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是建立常态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交流沟通机制。定期召开由市领导和企业家参加的营商环境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的诉求和问题,形成当月问题清单,由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并处理。建立市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

五是建立非公经济人才培养、引导、教育机制。增加工商联的培训费用,加大对非公经济人才的教育引导。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实施优秀企业家轮训和教育工程,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纳入全市人才培育体系中,依托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知名高校等每季度开展培训。加强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养,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六是健全法治环境建设,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严格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保护诚实守信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知识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努力实现企业家的胜诉权益,切实纠正涉企业家产权冤假错案;不断完善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司法政策。

审查意见:

    请政府办研究,建议交发改委办理。

 

20241月8

 

 

 

 

 

 

 

 

 

 

 

 

 

附件: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次会议第020号提案的答复

 

娄秀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第020号提案《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平稳发展》收悉感谢对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江苏省和泰州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奋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优化投资环境

优化土地供应,加强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出台《兴化市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对全市低效土地采取拆净、转让、追加投等三种盘活方式,2023盘活土地3800全面复垦到期临时用地,建设用地总量实现十三五以来首次建设用地减量化。我市首次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称号,获得250用地指标奖励。强化政银精准对接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出台《兴化市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实施方案》,在泰州率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先后赴淮安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无锡经济开发区参观学习省内先进园区借助金融资本发展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做好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及时掌握需求信息,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快速获得信贷支持推进地方特色“一件事”改革。台《兴化市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容缺预审实施办法》,将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进行的方案设计、方案审查、图纸审查,利用土地征、报、供的等待期,实行容缺受理、提前审查审批。推动落实区域评估工作制定《兴化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区域评估工作落实方案》,试点探索部分项目“免评估”服务模式,目前重要矿产资源、地质灾害、水资源区域评估成果已实现“免评估”。

二、推动企业转型

组织指导企业申报省级、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截止目前,我市共获批1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1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组织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兴海特钢有限公司申报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2023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协助全市有意愿进入军民融合的企业(江苏明璐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星火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履行相关手续,加强项目检查督查。跟踪服务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泰国子午轮胎钢帘线生产线项目做好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投资风险排查及应对。完成中兴电器、鸿泽不锈钢丝绳在越南投资项目备案及兴达钢帘线在美国投资项目备案。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习总书记多次对中小企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筑牢实体经济根基、锻造制造强国实力上作出重要贡献,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专精特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兴化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2024-2026年)文件精神立足兴化工业企业实际,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帮助企业树立创新理念,构建竞争优势,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的集群方阵。

(一)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情况

目前,我市累计获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泰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入库培育企业44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73家)。已经形成了国家级企业为龙头,省级企业为主干,市级培育企业为基础的良好梯度培育格局。

(二)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企业做强做精做优。一是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由于创新发展研发费用投入大、研发成果转化周期长,我市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多以引进技术为主,导致一些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要素保障存在缺口。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单一,银行借贷以传统抵押贷款模式为主,融资担保利率相对较高,部分企业更偏向民间借贷、内部融资。受企业知名度、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因素影响,相较苏南地区,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于高端人才、专技人才吸引力不强。由于土地指标紧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持续存在,限制企业发展壮大。三是政策供给还不够精准。我市鼓励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主要集成在《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奖励实施办法》《企业科技积分创新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创新性、针对性不强,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政策体系。

(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推进措施

为提升工业企业专业化水平,推进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我们将紧扣“三个坚持”,探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新路径:一是坚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竞争优势;二是坚持在补链强链中推动协同发展;三是坚持在优化生态中助力成长壮大。具体做法是:

1.优环境。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上争国家、省专项扶持资金。

2.建体系。大力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优化入库标准,实施动态管理。

3.抓服务。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配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帮助企业落实惠企政策,促进企业资源对接和能力提升。

4.促创新。着力提升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坚持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并重,聚焦“五基”(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基础软件、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基础)领域产品和50条重点产业链优势企业,予以重点培育,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制高点。

5.强赋能。扎实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主要对象,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三、强化企业服务

严格落实《关于优化企业服务若干措施》,全面梳理国家级、省级、泰州市级和兴化本级惠企政策,形成《惠企政策汇编》,开展惠企政策专题宣讲活动,累计发放政策汇编1500余册,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落地见效。建立健全市四套班子挂钩企业(项目)服务机制、乡镇领导干部挂钩规上企业、乡镇优化企业服务专班制度,将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挂钩清单。2023128,我市出台《关于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企业(项目)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集中走访月活动的通知》,挂钩联系企业开展新一轮走访,引导全市干部主动服务企业,及时有效解决企业问题诉求,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023年以来,先后开展三轮企业走访活动,构建市四套班子挂钩企业(项目)服务机制累计走访企业4000多家/次,“百千万”行动走访企业2795家,通过建立清单式管理和销号办结机制,有效解决阻碍企业发展共性问题,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四、重视人才培养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培训,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23年,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专精特新企业”总裁研修班,招收48名学员,先后赴苏州、南京等地现场学习。举办“新生代企业家经营管理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40名新生代企业家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6天封闭式的管理学习。举办两期“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班,组织了重点板块分管负责人以及重点工业企业、成长型企业代表共80余人,赴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参观学习。开展“工业互联网赋能宣贯”系列培训,全年在9个重点乡镇举办工业互联网赋能宣贯培训会,对300多家企业就工业互联网知识及项目创建进行了宣贯指导。鼓励企业继续深入发展机器换人项目,同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持续优化人才培育体系,有效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把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关注企业人才引育用留现状,掌握需求,跟踪服务,为推动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政策推动作用,支持高端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为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大力集聚广大人才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在现有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兴发〔2019〕32号)政策的基础上,又制定《兴化市加快人才集聚助推产业强市六条政策》(兴人才〔2021〕3号)和《兴化市加快人才集聚助力高质量发展“双六条”举措》等一系列政策为招引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五、强化法治建设

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组织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出台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为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张清单实施以来,全市重点行政执法单位涉企处罚金额为1786.0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739.6万元,同比下降79.05%。创新推广两书一函,推动建立涉企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行政指导和服务工作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制发整改建议书1432份,约谈通知书259,提醒函697每月汇总全市执法机关执法数据编发全市行政执法情况专报引导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破产处置流程,推进破产案件依法高效审理。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在政府网站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上线企业破产招商引资信息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优化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机制,发放《企业信用修复指南》引导失信企业自主修复信用信息。大力开展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上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屡禁不止、屡罚不改失信专项治理推动12家行业监管部门做好失信企业风险提示、警示约谈、限期整改等工作,创新构建企业信用修复3+1服务机制,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帮办,分行业举办专题信用修复培训班,搭建市级信用修复辅导平台,充分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切实提高信用修复办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企业信用修复成本,帮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不断擦亮兴舒畅营商环境品牌,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走在前

加强宣传引导。综合运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及时曝光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的负面案例,引导全社会参与和监督营商环境建设。高频率、全覆盖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的普及率、知晓率,让企业和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深化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一证一业”“证照分离推进力度,持续优化容缺预审等工作机制,对前置申报材料进行简化,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大幅压减审批环节,探索更多即到即办、立等可办事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建设,推动各部门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无缝衔接办理事项。充分发挥好办不成事专窗作用,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批、现场联审,跑出项目审批加速度。鼓励和引导全市乡镇(园区)、各部门(单位)加强探索和创新,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独创性、引领性的创新举措,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影响的营商服务品牌。

提促服务保障。优化重大产业项目服务,持续推进超时默认制改革,优化审批服务,推动项目更快审批、加快落地建设,及时跟踪收集重大项目进展动态,重点关注审批手续时间、所涉中介服务等事项,定期对帮办代办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升服务深度和细致度,助推项目落地、企业落户。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足等存量土地资源,释放产业发展空间,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金融机构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活金融源头活水。完善涉审中介服务实现中介服务全流程网上公开并形成对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的统一评价管理,统一中介服务收费标准、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环节要素,有效规范中介服务市场。围绕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主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功能,加快各类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执法监管。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依法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坚决惩治扰乱市场秩序、侵犯市场主体权益的行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健全社会信用监管机制,始终坚持包容审慎执法、柔性执法,变企业找政策政策找企业,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严格落实三张清单,对符合清单中涉及处罚事项的案件,一律运用轻罚免罚机制,按照一次告知、二次提醒、三次约谈、四次处罚要求,全面推行两书一函

完善激励约束。建好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科室人员、代办帮办人员三支队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担当、敢负责,培植 敢担当”“善作为先进典型,对审批慢、环节多、服务差等政务问题和庸懒散”“推诿扯皮等不正之风,实施问效问责建立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送机制、查处机制、曝光机制扎实解决涉企行政服务方面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靶向监督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动真碰硬抓营商环境的专项督查机制。通过实施双向激励,引导机关部门工作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牵头担当,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兴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620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政协兴化市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03993号

联系电话:0523-83231283   电子邮箱:xhzx3231283@163.com